為什么說碳中和是我們的國運之戰?未來可能在50年甚至100年會改變整個人類,改變整個世界經濟增長模型的一個產業,叫碳中和。
這個可不是跟你開玩笑,你要知道世界的沖突那么大,可以讓我們和歐洲人、美國人共同坐下來談的事情就是天怎么變得更藍,水怎么變得更綠,所以碳中和可能是充滿沖突世界里人類不同的價值觀,不同沖突里面zui后的共識。
有很多人會說,碳中和不就是西方國家發明出來的一個概念嗎,來限制我們的發展,碳中和不就是全球變暖之后我們不得已的選擇嗎?對,你們說的對,但是也不全對。
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碳中和產業,我們首先搞清楚,碳是怎么來的?碳是工業化國家高度發展過程當中所必然產生的一個產物。我們必須得承認,我們國家工業化起步比較晚,但是發展比較快,這兩年我們確實是全球的碳排放大國,但是我們國家已提出來,如果按照碳排放計算,應該按照歷史累積計算,應該按照人均計算。如果按照人均計算,美國的碳排放量是我們的三倍,按照歷史累積計算,發達國家才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。所以我們國家不傻,可是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為什么愿意在巴黎協定的時候去承諾,我們國家2030年要達到碳達峰,2060年要達到碳中和,我們明明知道對我們是有限制的,我們為什么還要這樣去承諾呢?除了大國責任之外,是因為碳中和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經濟轉型的一個機會。
我們國家實際上是傳統能源的窮國,我們很多的能源都是受制于國外,因為我們要追求碳達峰,我們要追求碳中和,就倒逼我們要去研究,我們要去開發新型的替代能源,風、光、核。
那蕞大的碳排放在哪兒?
汽車排放在碳排放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小的份額,幾乎可以忽略不計,那蕞大的碳排放在哪兒?發電企業。
發電企業幾乎關系所有的行業,特別是制造業,因為我們承諾要碳達峰,我們要承諾碳中和我們就會倒逼多少產業技術升級。
那么產業的技術升級,技術革命就會帶來整個商業生態的革命。碳減排技術、碳吸收技術不亞于人類歷史上任何一次產業革命。
對我們普通人和普通企業有什么樣的影響?未來所有企業生產必須要有碳指標,你的企業除了資產負債表之外,你還有碳資產表,沒有指標,就沒有辦法生產,有指標,你指標多余就可以拿去賣。
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坐地鐵,坐公交,植樹造林,任何跟碳相關的東西就會變成我們的碳資產帳戶,所以如果帳戶多余,你就可以拿去交易,我們就會誕生一個巨大的市場,叫碳交易市場。
每個人生下來就被迫要參加,每個企業要生產就必須要有碳資產指標,這個市場又比證券市場大多少,碳中和將整個重塑世界增長的模型,所以碳中和是產業技術發展的新的方向,是全球低迷經濟增長的新的引擎,充滿沖突世界里人類蕞后的共識。
我們跟美國人能談什么?我們跟歐洲人能談什么?價值觀不一致,立場不一致,利益不一致,但是我們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,我們希望這個地球越來越好,天變得更藍,水變得更綠,我們希望這個世界的空氣變得越來越好,我們希望我們的地球是有未來的,所以我們現在可以跟他們談的只有碳中和,碳中和剛開始可能只是停留在世界精英,這些偉大科學家里邊的一個想象,可是今天已經被人類的精英,科學家們慢慢的落地于這個星球,未來一點都不遠,它已經在到來,我們一定要有更未來的眼光來去看今天,所以未來的跟碳中和相關的產業將會有一個爆炸性的增長。
當你有這樣的認知的時候,你會發現增長率是一件難事,因為你會看到技術的變量,你會看到產業的變量,你會看到行業的變量,你會看到整個世界的變量。